以设计赋能传统技艺 让非遗簪花绽放新时代芳华
5月1日
“龙腾湾区·潮涌东江”
2025年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
在万江街道滘联社区
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精彩启幕
本次活动刷屏全网,热度再次冲上榜首
让八方来客爱上万江
(师生现场合影)
我院2023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在廖煜容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东莞市万江滘联社区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开展实践活动。此活动旨在向大众介绍中国非遗簪花文化,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的自我发展。
今生簪花,世世美
泉州簪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泉州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我院举办“今世簪花、世世美”非遗簪花推广实践活动,不仅是为了展示这一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更是希望通过实际行动,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簪花。
学校一直高度重视美育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能力。此次非遗簪花推广实践活动,正是美育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我院推动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的重要举措。我院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簪花,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院学生向现场观众朋友们介绍簪花
非遗簪花推广实践活动现场
“今世簪花、世世美”活动,为现场的群众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不仅让现场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到了这一传统技艺,还激发了他们对非遗簪花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现场众多观众对簪花表现出极大的喜爱,纷纷向同学们学习如何簪花及打卡拍照。现场气氛热烈,热闹非凡。这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簪花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现场群众佩戴簪花打卡拍照)
龙舟魂觉醒
除此以外,“龙舟鼓一响,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就醒了!”面对广东广播电视台的镜头,我院两位同学畅谈龙舟文化传承。
(我院姚涛同学被现场记者采访)
姚涛同学望着江面竞渡的龙舟感慨:“小时候只觉得赛龙舟热闹,现在才懂,每一桨划出去的都是先人的智慧——水道走向、队员配合,甚至鼓点节奏,都是百年沉淀的‘非遗密码’。”
(我院李辉城同学被现场记者采访)
李辉城同学目光灼灼:“龙舟不是简单的竞渡,每一槌鼓点都在传递团结,每一道船痕都刻着坚守。我们这代人要做的,就是读懂桨声里的密码,把这份‘齐心敢闯’的魄力传下去。”
感悟非遗价值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师生在非遗簪花技艺的探索中实现了技艺传承与设计创新的双向收获。从亲手制作簪花的选花、植入、塑形,到将传统工艺解构重组为现代配饰,学生不仅掌握了非遗的核心技法,还懂得了非遗不再是静态的历史符号,可以通过头饰、胸针等日常化设计,真正融入现代美学。这场实践既是一次技艺的对话,更让年轻一代在“指尖传承”中触摸到非遗的当代价值。
(师生在现场合影)
文字|姚韬 李辉城 廖煜容
图片|姚韬 李辉城 朱泽鹏
编辑|严韵沂
初审|廖煜容 张暖瑾
复审|李海峰
终审|郑培心
*艺传传媒中心出品